目录
杨遵仪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专辑
序言 殷鸿福;3807-3808
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形成的作用 殷鸿福;喻建新;罗根明;宋海军;徐珍;3809-3822
再谈古生物学向地球生物学的发展:服务领域的拓展与创新 谢树成;殷鸿福;刘邓;邱轩;3823-3836
中国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000~820Ma)洋陆分布 张克信;徐亚东;何卫红;于洋;王丽君;王嘉轩;寇晓虎;骆满生;3837-3852
华北房山景儿峪组顶部古风化壳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马晓晨;王家生;陈粲;王舟;3853-3872
寒武纪早期海洋阶段性氧化驱动早期后生动物多样化进程 赵相宽;史晓颖;王新强;汤冬杰;3873-3890
二叠纪节房虫类高阶分类现状、过去和未来 李春卉;顾松竹;3891-3900
南盘江盆地北部二叠纪末放射虫动物群与古水深 王瀚;肖异凡;张宁;蒋杨;孙曦;何卫红;3901-3909
陕西渭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化石及其地层对比 楚道亮;缪雪;吴玉样;郭文伟;舒文超;童金南;3910-3921
早三叠世海洋异常的碳-氮-硫同位素记录 宋虎跃;童金南;杜勇;宋海军;田力;楚道亮;3922-3931
西藏南羌塘盆地中三叠世座倾错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层学意义 李亚;纪占胜;武桂春;姚建新;王玉净;3932-3946
贵州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研究展望 江海水;陈龑;刘芬;3947-3954
西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研究进展 张再天;孙亚东;赖旭龙;3955-3975
广西地区晚更新世野猪对家猪的遗传贡献 侯新东;盛桂莲;袁俊霞;王元;金昌柱;赖旭龙;3976-3988
江汉盆地东部第四纪钻孔地层与沉积环境 顾延生;管硕;马腾;朱宗敏;刘红叶;郭森;余舒琪;3989-4000
宁晋泊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正构烷烃分子记录 杨桂芳;陈正洪;张慧娟;贾晴;4001-4007
白令海陆架区柱样沉积物脂类分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 高超;于晓果;杨义;杨欢;吕晓霞;阮小燕;4008-4017
巫山黄土微生物四醚膜脂分布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马舒慧;彭红霞;4018-4026
南海不同水深表层沉积物脂肪酸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源的空间变化 杨义;郝宇昕;阮小燕;李学杰;姚永坚;杨楚鹏;4027-4035
鄂西亚高山泥炭地有壳变形虫生态监测及对水位的指示意义 秦养民;巩静;顾延生;薛建涛;向成玉;吴未华;葛继稳;4036-4045
铁白云石矿物学特征及原生次生成因机制 由雪莲;贾文强;徐帆;刘仪;4046-4055
泥炭沼泽源酚酸对铁有机复合体的溶解作用及其环境意义 杨渭林;向武;汪亦柳;刘煜;4056-4065
渝东地区寒武系第四阶龙王庙组古环境演化的稳定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证据 任影;钟大康;柳慧琳;梁婷;孙海涛;高崇龙;郑晓薇;4066-4095
朝鲜平南盆地寒武系黄州群和法洞群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 金明哲;杨正赫;彭澎;张志越;朴贤旭;卞创男;朴雄;郑哲寿;翟明国;4096-4108
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的高分辨率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潘峰;郭占荣;刘花台;王博;李志伟;庄振杰;4109-4119
北京延庆古湖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张慧娟;杨桂芳;陈正洪;武法东;田明中;桑萌;4120-4127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胡泉旭;王先彦;孟先强;刘全玉;鹿化煜;4128-4137
中-晚全新世以来安固里淖气候演变的植硅体记录 刘林敬;李长安;介冬梅;张茹春;王江永;张玉芬;毛欣;姜高磊;王盼丽;4138-4148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四石厂地区下二叠统沉积与物源记录及其反映的构造演化 郭春涛;高剑;李忠;4149-4168
南海北部古近纪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物源演化 崔宇驰;曹立成;乔培军;陈淑慧;庞雄;邵磊;4169-4179
伸展型复合盆山体系下江汉盆地中、新生代幕式沉降与迁移 王德良;梅廉夫;刘云生;吴路路;闵才政;罗劲;4180-4192其他
《地球科学》2018年12月第43卷第12期要目预告 4000
第十四届全国矿床会议顺利召开 4119
也谈地球化学的思考 罗照华;4267-4268
云开地块东缘寒武系-泥盆系不整合界面上下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记录及对物源转换的响应 王志宏;杨文强;周岱;牛志军;何垚砚;宋芳;4193-4203
孔喉半径对松辽盆地南部青一段特低-超低渗透储层质量的控制作用 吕洲;王玉普;李莉;张文旗;顾斐;张洋;于利民;林晓海;4204-4214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岳勇;田景春;赵应权;王明;谢佩宇;4215-4225
黑河上游高寒山区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同位素示踪 潘钊;孙自永;马瑞;常启昕;胡雅璐;刘源;王旭;4226-4236
西南表层岩溶带土壤中砷的迁移规律实验与模拟 曾斌;韦晓青;邹胜章;李录娟;黄荷;4237-4245
高寒山区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以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为例 葛孟琰;马瑞;孙自永;龙翔;邢文乐;王烁;尹茂生;4246-4255
地热田热量来源及形成主控因素 毛小平;汪新伟;李克文;郭少斌;4256-4266
《地球科学》征稿简则 4269